題:
時間問題2
?
2004-11-29 16:57:39 UTC
為什麼一個月有時候31天有時候30天還有28天的呢?
為什麼不固定一個天數呢?
二 答案:
想飛就飛
2004-11-29 21:17:54 UTC
西元前四十六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在天文學家索西琴尼(Sosigenes)的參與下改革曆法,稱儒略曆。陽曆大小月的分佈,是人定分配的,與月亮的圓缺無關。儒略曆每年有365天,分為十二個月,規定單數月31天;雙數月30天,平年時,二月29天,閏年時30天。每四年閏年一次 (該年366天),平均每年長度為365.25天,比回歸年多0.0078天,約每128 年相差一日,每四百年多出3.12日。現今,我們在天文上常用儒略日來方便比較各種天象發生的先後次序或相距的時間間隔,避免因為曆法的變更所造成的困擾,並且訂西元前4713年(數學上記為-4712)年一月一日正午12點整(世界時)起算,今天(2004年7月9日)的儒略日為第2453196日。



儒略曆係以羅馬城為發源地之曆法(又稱羅馬曆),早年將一年分為10個月,大約只有304日,以三月(March)為首月,後來再加入一月(January)及二月(February),且最初亦採用陰曆月,一年共355日,因此閏月的時候,一年內會有13個月,至於何時閏月?權利操於掌教(Pontifices)之手。



直到西元前八年,羅馬會議稱八月為奧古斯都(August),那是奧古斯都皇帝(Augustus Caesar)之名,同時改為大月31天,以紀念他的功績和凱撒(Julius Caesar)同等偉大。而八月以後的大小月便相反過來,九月和十一月改為小月30天;十月和十二月則為大月31天,八月增加的一天,扣去二月為28天,閏年為29天。改為格里曆後仍沿用至今。
2004-11-29 17:07:05 UTC
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為計算單位,一共是三六五天五小時四八分四六秒,為了方便使用,故以三六五天做為一年,每隔四年就有一個閏二月,使原本二十八天的二月增加為二十九天。





  陰曆則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週期作為計算單位,大約是二十九天十二小時四四分四秒左右,因此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三五四天而已,比陽曆少了十一天,為了使它能夠符合天氣冷熱變化的週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所以我國在古時候有「十三月」的名稱,後來又有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來設定閏月,現在科學的輔助下,閏月的設置可說是更精確了。


此內容最初發佈在 Y! Answers 上,這是一個於 2021 年關閉的問答網站
Loading...